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让皇帝给自己当助理,只要有这个条件谁都不会放过这样机会的,意思是你要当太上皇呗。
这仅是我们普通人的想法,而郭沫若作为一个国内文化泰斗级的人物,要求溥仪给自己当助理,肯定看中的是其所具有的才能与人格魅力。
新中国成立后,按常理改朝换代了,过去的人皇是不能苟活于世的,溥仪是个例外,他的人生就是半部中国近代史,人们看到的多是他的权力和地位,溥仪却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。
皇家出来的人物且还是主要人物,所蕴含的那种气质,不是说能学出来或者装出来的,郭沫若正是看中溥仪身上的这种独有的中国文化底蕴,才想请他给自己当助理。
郭沫若提出这个请求后,脑补了的各种拒绝理由,万万没有想到溥仪听到他的请求后,只说了5个字,让他觉得不可思议。
末代皇帝溥仪
一谈到溥仪大家都不陌生,开国皇帝都能名垂青史,末代皇帝多是死于非命,而溥仪却是个例外,用命运多舛来形容他的一生一点不过。
溥仪充分证实了风浪越大鱼越贵这一网络偈语,出生就是皇帝,虽无实权却有其名,日本人就是冲他这一点,扶持他充当了伪满皇帝。
有网友就说溥仪被日本人利用,将东北丰富的自然资源窃取,如木材、钢铁、矿藏充当日寇侵华的战略物资,所以说这样的人罪该万死。
其实溥仪自打出生他的命运就不属于他自己,与其将罪责归咎于一人更是不妥当的,至于对历史人物评价和定位后世自有评说。
溥仪皇帝没当几天,牢狱之灾却贯穿一生,1959年12月的一天溥仪终于刑满释放了,由于他的历史身份,国家也是给了他很大的照顾,安排到中国科学院当了一名普通的园丁。
溥仪对此很是心满意足,毕竟飘摇大半生,这下终于能决定自己的日常生活了,所以他非常看中这份工作,做的尽心尽力,同事和领导对他的这种踏实肯干工作风气刮目相看。
每天与花草为伍,时不时的呼吸一下新鲜空气,那种自由情愫常常涌在溥仪心头,心想这辈子就这么过完,自己也没啥遗憾了。
就在这时组织上来了一纸调令,让他前往全国文史委员会工作,组织上知道他博学多才,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自己独到见解,这样的人才必须启用。
这是越级调动,级别涨了同时工资也由过去60元涨到了100元,在普通人眼里这是天大的荣幸,但是溥仪很低调,认为只要国家和人民有需要自己去哪里都可以。
郭沫若的难题
1960年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,依旧冲在文史研究的一线,在清史课题研究中他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,需要一个满语翻译,满语是个小语种,会的人很少,没合适人选课题只能搁置。
二十四史完成大部,就差清史,要想研究透彻,必须攻克下那些很少有人能读懂的满语资料,请了很多人来帮忙,都只是一知半解,无奈郭沫若想着会满语的人既然这么不好找,那就自己学习一下吧。
想法很好,但郭沫若年事已高,能够自学到通读满文典籍的水平,那得猴年马月,正在为此事发愁之际,有朋友向郭沫若推荐,溥仪目前就在北京工作,这可是他的母语呀。
受到启发的郭沫若立即着手去办理此事,为此郭沫若还特意准备了一场考试,有网友就要说了,你们真是胆大,竟然敢考皇上的试。
溥仪与郭沫若相见了,大家相谈甚欢,郭沫若将手里的鼻烟壶摆在桌面上,说这可是个好东西,是当年乾隆皇帝御用之物。
溥仪看了看只说了一句:这东西我看着眼生,不像是宫中之物。
郭沫若心中感叹:还得是皇族呀,因为之前他拿这个物件考验了很多人,没人能答对,这就足以见得溥仪的见识了。
顺利通过测试,郭沫若便岔开话题直入主题:溥先生,我们正在研究清史,面对满文资料束手无策,恳请先生帮忙。郭沫若以为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,溥仪肯定会答应。
哪曾想溥仪只说了五个字:我不会满语。
大家听到这句话都感到很诧异,特别是郭沫若:不会满语?
溥仪为解除大家疑虑,便说出了自己当时注重学习汉语而忽略满语,加上日常也没人与自己说满语,时间一长就淡忘了,不会就是理所应当了。
参考资料:
澎湃新闻 溥仪在北京植物园
文明的碎片 郭沫若想让月薪100的溥仪当助理,岂料溥仪用5个字,让对方红了脸
铁牛配资-配资之家主要有配资炒股-股票申请配资-配资网了解网上炒股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